清代藏书家蒋光焴资源库

海宁州志稿

蒋光焴,字寅昉,候选大理寺评事。性至孝,幼时尝刲股疗嗣母徐病。比长好读书,收藏甚富,所刊《诗集传音释》《徐批外科正宗》《洄溪医案》等书,校讐精当。咸丰六年夏大旱,田禾尽槁,光焴出巨资开平湖虹桥堰,以资灌溉,乡民德之。十年粤寇犯浙,光焴奉母曹避居楚北。行李萧条,独携书数十箧以随。曾文正赠联云:虹穿深室藏书在,龙护孤舟渡海来,盖纪实也。同治二年寇退旋里,家业荡然顾不沾沾为己计,以所遗桐乡田千余亩倣宋范正遗法,置义庄以赡族人,并为文记之。夙工诗文词,虽晚年撄心疾而学不辍,著有《敬斋杂著》若干卷。子学培字溉根,善岐黄术,望曾字肖鲿,博恰好古,尤精金石之学,并蜚声黌,序论者谓渊源有自云。

(摘自《海宁州志稿·人物志义行》,海宁旅台同乡影印民国十一年铅印本,1968年。卷三十一叶十四。)

 

蒋光焴,字寅昉,号吟舫。贡生,候选大理寺评事。

敬斋杂著四卷,刊本前二卷诗,后二卷文。武昌张孝廉裕钊曰:蒋君寅昉好读书,藏图籍数十万卷。遭粤贼,陷浙东西,出走海上,沂江以至于楚,转徙江汉之间,然必以其藏书自随,不少时委去,盖好之至也。诗小说一卷,未刊。

(摘自《海宁州志稿·典籍十八》,海宁旅台同乡影印民国十一年铅印本,1968年。卷十六叶四。)

 

海宁市志

 

蒋光焴(1825-1892) 清藏书家。字绳武,号寅昉,亦号吟舫、敬斋,硖石人。其祖开始藏书,至光焴收罗尤勤,历经三代,共得图籍数十万卷,藏于“衍芬草堂”,与“别下斋”齐名。咸丰七年(1857),太平天国兵临江南,他把所有藏书60多箱橱,迁移至海盐澉浦之“西涧草堂”。不久,又携书辗转溯长江而上,直至武昌,千里迁徙,以避战火。同治三年(1864),江浙安定后始运回家。当时,江南一带藏书绝大部分被毁,唯“衍芬草堂”所藏幸得保全,为保存祖国文化遗产作出贡献。他关心公益,咸丰六年(1856)海宁大旱,出巨资开平湖虹桥堰,引水以助灌溉。同治初年,战乱初平,他捐田多亩,置义庄以周济族人。著作有《敬斋杂著》《名讳辩》等。

蒋光焴卒后,子孙珍护其藏书,抗日战争中又几度迁移,最后藏于上海中国银行保险库,得以完整保存。解放后,“衍芬草堂”藏书悉数捐献国家,分藏于浙江、上海、北京三大图书馆。其中古籍珍本如宋刻小字本《晋书》由商务印书馆收入百衲本《二十四史》影印,宋刻《律·附音义》、宋拓《忠义堂颜帖》近年内影印出版,明末谈迁《国榷》也经整理刊印。

(摘自《海宁市志》,《海宁市志》编纂委员会编,汉语大词典出版社,1995年12月第一版,第1146页。)

 

海宁艺苑人物

 

蒋光焴(1825-1892) 清代硖石人。字绳武,号寅昉,亦号吟舫,又号敬斋,星华子,兼祧伯父星纬。少孤,嘉兴钱特斋教之读。工诗文,善书法。行楷宗颜真卿、欧阳询,篆书摹峄山碑,颇能神似。与张叔未(廷济)、钱警石(泰吉)、邵位西(懿仁)相交甚契,著有《鸿范通论》《敬斋杂著》等。

先世素好聚书,寅昉搜罗尤勤。每遇善本,不惜重金收藏,或辗转传抄得之。有各种图籍数十万卷,筑“衍芬草堂”为藏书之所,与其从兄光煦(生沐)之“别下斋”,并以藏书著名江浙。清咸丰七年(1857)太平天国兵临江南,寅昉尽以所藏数十箱橱,移储于海盐澉浦鸡笼山麓之“西涧草堂”。杭州戴醇士、嘉兴钱曙初先后作《澉山检书图》,一时名流咸投以诗文纪其事。后兵戈逼两浙,又携书辗转溯长江而上,寓武昌三载。同治三年(1864)拥名钞旧刻归故里。其间遇盗,被劫去北宋董源《夏山图》及清王石谷、恽寿平钩临之幅及蔡君谟手书《茶录》等,其余数十万卷图书,幸告无恙。他一生历尽艰险,为保存祖国文化遗产作出了很大贡献。寅昉子孙继续珍护藏书。抗日战争时又几度易地迁藏,最后运至上海,藏于某银行保险库中八年,得完好保存。衍芬草堂藏书中,如宋刻小字本《晋书》已由商务印书馆影印在百衲本《二十四史》内,宋刻《律·附音义》及宋拓《忠义堂颜帖》,近年影印出版。其他善本孤本尚多。寅昉自其祖以迄曾孙,聚书保藏近200年。解放后,衍芬草堂藏书悉数捐献国家,分贮于浙江、上海、北京三大图书馆。

蒋光焴生于清道光五年正月十一,卒于光绪十八年五月十五。[据(3)(10)(12)(87)(116)]

(摘自《海宁人物资料〔第3辑〕·海宁艺苑人物》,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海宁市文史资料委员会著,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海宁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,1990年12月,第167、168页。)

 

中国藏书家通典

 

【蒋光焴】(1825-1892)

清著名藏书家、刻书家。字寅舫,一字绳武,号吟舫、敬斋,一号敬斋。蒋光煦从弟。浙江海宁硖石镇人。幼年失学,后为贡生,曾候选清廷大理寺评事。世家富藏书,其祖父蒋开基,字淳村,性喜聚书,建有“渊芬草堂”藏书楼。延至光焴时,收罗尤勤,自称“手头无书,几无生人之趣”。祖孙三代、共得图书珍籍数十万卷,与同宗兄蒋光煦之“别下斋”齐名。当时知名学者泰吉、俞樾、邵懿辰、张廷济等慕名前往访问。咸丰七年(1857),太平军兵临江南之际,为避免战火殃及古籍,把60多箱藏书迁移到海盐“西涧草堂”存放,另一藏书处有“思不群斋”,分别储书,以防兵火。后又转运宁波,航海到沪,继而到安徽至湖北,转徙数千里,寄居于武昌,租屋藏书长达5年,他在江汉平原一带流徙了数年。这批藏书于同治三年(1864)完整地运回故乡。朱嘉玉辑有《西涧草堂书目》1册,著录宋、元、明善本和稿抄校珍本书籍1605部,共计24813册。其中宋刻本有25种,238册;元椠本有27种,482册;明刊本76种,1200余册;稿抄校本146种,1000余册;旧版书22种,471册,如宋刻小字本《晋书》、宋刻《律·附音义》、宋拓《忠义堂颜帖》、元中统本《史记》和明末谈迁《国榷》抄本100卷等,抄本有清徐松辑《南宋中兴礼书》300卷和《续编》80卷。藏书印有“盐官蒋氏衍芬草堂三世藏书印”、“臣光焴印”、“光绪甲申海宁蒋光焴命子望曾检书记”等印。另有《寅舫藏书目》抄本1册,以千字文编号。著录图书600余种。子蒋佐尧,辟有“宾日楼”以藏父遗留之书。孙蒋钦顼曾编《盐官蒋氏衍芬草堂藏书目录》3册,67箱,于“文革”中散佚。“衍芬草堂”藏书于1951年前后,全部无偿地捐献给国家。“西涧草堂”、“衍芬草堂”的藏书一分为三,宋元版归贮于北京图书馆,明版归贮于浙江省图书馆,清版归贮于上海图书馆。“西涧草堂”、“衍芬草堂”藏书故址已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。刊刻古籍颇多,其所刻《诗庥传音释》被人视为明代以来最善之本,《诗集传音释义》、《蓬莱阁诗录》、《梅巢杂诗》、《段氏说文解字注》、《孟子要略》、《徐批外科正宗》、《纪事续稿》等10数种。著《敬斋杂著》、《敬斋杂诗小说》等。

(摘自《中国藏书家通典》,李玉安、黄正雨编著,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,2005年12月,第626、627页。)

 

中国历代藏书家辞典

 

蒋光焴(1825-1895) 字寅昉,清代浙江海宁人。道光、咸丰年间秀才。藏书家蒋光煦从弟,屡试不第,乃致力于文字考订之学。尤喜收辑书籍字画,以名本佳椠为主,所藏至数十万卷,藏书处名衍芬草堂,后遭兵乱,避居武昌,转徙江汉之间,所至必以藏书自随,保存完好。著有《敬斋杂著》、《衍芬草堂书目》等。

(摘自《中国历代藏书家辞典》,王河主编,同济大学出版社,1991年4月,第408页。)

 

藏书纪事诗

 

弟光焴,字寅昉,吾友查翼甫燕绪之妇翁也。亦好藏书,翼甫匳赠中有元中统本《史记》,余尝见之。

(摘自《藏书纪事诗(附补正)》(清)叶昌炽著,王欣夫补正,徐鹏辑,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,1989年9月,第667页。)

 

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 补遗一编

 

蒋光焴(1825-1892) 硖石人。字绳武,号寅昉,亦号吟舫,又号敬斋,星华子。工诗文,善书法。行楷宗颜真卿、欧阳询,篆书摹峄山碑,颇能神似。与张廷济相交甚契。著有《敬斋杂著》等。名收藏家。(《海宁艺苑人物》)

(摘自《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(补遗一编)》,乔晓军编著,三秦出版社,2007年7月,第503页。)

 

中外人名词典

 

【蒋光焴】清海宁人,字寅昉好读书,藏图籍数十万卷,遭乱走江汉,必以书自随,著有《敬斋杂著》。

(摘自《中外人名词典》,1940年3月,第1124页。)

 

中国古籍版刻辞典

 

【宝彝堂】清咸丰间海丰人蒋光焴(1825-1895)的室名。光焴字寅舫,号吟舫,一号敬斋,光煦(见“别下斋”条)从兄弟,富藏书,达数十万卷,有《敬斋杂著》。抄本有清徐松辑《南宋中兴礼书》300卷《续编》80卷。

(摘自《中国古籍版刻辞典(增订本)》,瞿冕良编著,苏州大学出版社, 2009年2月,第585页。)

 

文献学辞典

 

衍芬草堂  清蒋光焴藏书室。光焴字寅昉,浙江海宁人。光煦弟。好读书、藏书,藏图籍数十万卷。有《衍芬草堂藏书目》,著《敬斋杂著》等。(梁战)[参]《海宁州志稿·典籍》卷18

(摘自《文献学辞典》,赵国璋、潘树广主编,江西教育出版社,1991年1月,第633页。)

电话:0573-89267512    地址:浙江省海宁市学林街60-62号(314400)    E-Mail:hnlib2007@163.com Copyright©2003-2025 hnlib.com 海宁市图书馆 版权所有